南京日报|努力实现更多“1到10”“10到100”的突破

时间:2023/5/10 1:47:00

努力实现更多“110”“10100”的突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总书记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专家解读】

  推动更多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

  企业处于市场最前沿,是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自贸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丁宏认为,当前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已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企业只有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契机,通过持续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

  丁宏表示,江苏及南京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更需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企业构建完善的创新链和人才链,推动科技与产业实现良性协同发展。

  他建议,南京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企业创新决策的主体地位,推动社会创新资源更多向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

  同时,聚焦多元要素投入,强化企业创新研发的主体地位,借鉴阿里巴巴达摩院、腾讯“科学探索奖”、华为“火花奖”等做法,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自主增加研发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税收减免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基础研究创新动力。

  推动资源高效配置,强化企业科研组织的主体地位,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合作,探索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协同机制,支持企业成为原创产业科技策源地。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强化企业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实施“科技成果直通车”行动,探索建设高水平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提升技术市场要素配置能力,完善科技成果权益共享的分配机制。

  【现场探访】

  创新驱动,南京熊猫领跑“数字轨交”

  刚刚过去的“五一”,南京又成为全国热门的“打卡地”,南京地铁也在一拨又一拨的人流中经受住考验,为市民游客带来便捷体验。

  “嘀”“嘀”,地铁刷卡闸机声声不息、不停工作,一开一合间,刷新着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活力。这个假期,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整体解决方案供应企业——南京熊猫,也分外忙碌。

  上个月,公司所属熊猫信息轨道交通业务板块,先后中标“南京地铁9号线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供货项目”“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供货项目”。

  忙订单生产、忙科技攻关,这几天,南京熊猫关键研发和生产岗位保持连续运转。公司副总经理陆斌说,进出地铁,买票、刷卡、验二维码,大家看得见的是售票机、是闸机,看不到的是里面各类信息数据的传输与计算,是各类软硬件的兼容和优化。这一切的整体解决方案,来自南京熊猫。

  陆斌说,依托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南京一代代“熊猫”人向科技要生产力、向创新要动力,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步。近年来,南京熊猫又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今已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能够同时提供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指挥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票务清分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相关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和核心设备的供应商。可以说,在轨道交通领域,南京熊猫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南京熊猫在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领域,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在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领域,也致力成为具有较强的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价值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专业制造和重大系统工程承接能力的企业,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南京熊猫科技创新工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公司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7个,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个;在职科研人员近700人;公司近三年申请专利、软件著作3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100多件。今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上,公司获评“南京市企业科技创新先锋”。

  【南京实践】

  培养高企“梦之队”,跑赢创新“接力赛”

  4月底,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第二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名单,其中南京入库企业6533家。我市两批次入库累计总数达10812家,同比增幅18.8%,占全省入库企业数30.6%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创新是一场接力赛,南京正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体系化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努力实现更多“110”“10100”的突破。

  今年一季度,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江宁高新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江苏艾洛特医药研究院“针对肿瘤微环境靶点E全新结构TCR融合CAR细胞治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从全国2800多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优胜奖。“2018年,团队看中了南京良好的政策和创业环境,瞄准全球领先生物新药产品开展研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永军介绍,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此次获奖的项目已经在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启临床研究,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南京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大中小科创企业递进成长,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内驱力。世和基因自主开发的小细胞肺癌组织TMB检测试剂盒,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高通量大Panel基因检测试剂盒;诺唯赞生物集成突破了生物试剂抗体筛选与制备技术,打破了生物试剂进口垄断的局面,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物制剂原料供应商;云创大数据自主研发cStor云存储系统、动态“B+树森林”索引算法等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了一整套智能化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实施高企培育“筑基”“强基”“链基”“固基”工程,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8年的3118家增长至9068家、居全国第9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2万家、占全国4.45%。同时,实施人才举荐制、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不断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建立高层次人才和特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南京与人才也正在进行一场双向奔赴的精彩旅程, 20182022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272万人增长至381万人,其中,在宁两院院士96人,集聚科技顶尖专家248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472名、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3715名。

  记者王健 毛庆 宋广玉 余梦迪

  通讯员周海盈


友情链接: 江苏艾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兆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