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癌症患者而言,治疗后的每一次复查都像一场“考验”,“复发”与“转移”更是治疗后最令人担忧的情况,堪称让无数患者揪心的“雷区”。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明确:近一半癌症可通过科学方式预防;即便属于无法预防的类型,其中也有一半能借助早期筛查发现并治愈。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实现癌症早期诊治,又如何将癌症复发转移风险降到最低?2025年,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以下简称《2025版推荐》)给出了答案。该指南新增鼻咽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与预防建议,同时修订了2024版中关于胃癌、膀胱癌、口腔癌、儿童肿瘤、疫苗可预防癌症、辐射与肿瘤、肿瘤心理等内容。
1、肝:肺癌转移到肝脏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2、脑:肺癌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脑部。
3、骨骼:肺癌也常见于骨骼的转移,特别是脊柱、骨盆、肋骨、髋关节和股骨等部位。
4、肾上腺:肺癌可以通过淋巴液或直接侵犯,导致肾上腺转移。
1、接受规范治疗:规范治疗是预防复发和转移的第一步。一般来说,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2、避免再次暴露致癌因素:吸烟是最主要的肺癌致病因素之一,应尽早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三手烟、空气污染、工业毒物等致癌因素的暴露。
3、积极管理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干预和治疗,降低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4、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等,远离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代谢。
5、注意预防感冒,避免感染,尽量避免导致病情恶化的各种可能。肺癌患者在外出时,要尽量戴上口罩,避免到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地方停留。
6、坚持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水平。
1、肝: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结直肠癌的门静脉系统与肝脏相连,癌细胞易于入侵肝脏。
2、肺:是结直肠癌次常见的转移部位,癌细胞可通过淋巴液或血液转移到肺。
3、骨骼:结直肠癌也可转移至骨骼,尤其是脊柱、骨盆和股骨等部位。
4、腹膜:结直肠癌可通过腹腔播散等方式,形成多发性腹膜结节。
5、卵巢或子宫: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卵巢或子宫的复发或第二原发肿瘤。
6、脑: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颅内转移。
1、定期随访:在医师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随访,包括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血液检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如出现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继续接受治疗:根据医师的建议,继续接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3、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及腌制食物的摄入。
4、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减少压力和焦虑,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5、戒烟戒酒:避免吸烟和大量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结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6、锻炼身体: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7、管理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腰围,避免肥胖,肥胖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1、同侧或对侧乳房
2、淋巴结:局部或远处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等。
3、肺: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表现为肺结节或肺转移灶。
4、骨: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为脊椎、骨盆、肋骨和股骨等。
5、肝:转移到肝脏可能导致黄疸、腹痛、腹胀等不适。
7、其他器官,如肾脏、肾上腺、卵巢等。
1、定期随访:患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定期随访。随访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等,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维持规范的药物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维持规范的药物治疗是预防复发和转移最有效的手段。根据个体化的情况,医师会制订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应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3、加强营养: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加强免疫力,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紧张等。
5、注重心理健康:乳腺癌患者常常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调整心态、缓解压力。
肿瘤的康复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医疗、心理、营养、运动等多个方面。
肿瘤的康复管理首先需要进行规范的医疗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主要治疗结束后,根据个体化的情况,医师会制订合适的维持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应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某些抗肿瘤药物,如内分泌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可以结合中医中药的应用。维持规范的药物治疗是预防复发和转移最有效的手段。
在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定期随访,评估自身的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可以及时评估肿瘤治疗的效果,对可能出现的复发转移早诊断、早治疗。
除了定期随访外,《2025版推荐》还特别提到了“癌症早期筛查”内容,明确指出筛查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癌症及癌前期病变,从而及早开始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风险。
▼一般女性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
▼一般男性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
注:以上筛查建议的对象是一般风险的人群,如果具有一项及以上高危风险,需遵医嘱意见进行筛查。
良好的营养对于肿瘤康复至关重要。建议遵循医师或营养师的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日常的饮食要合理搭配,科学烹饪,量度适宜。
肿瘤患者往往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兴趣,寻求有益的帮助来舒缓心绪。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运动,如散步、瑜伽以及器械的辅助运动等。
在康复的过程中,无论是肿瘤存在还是已经消失,难免会发生一些不适症状,比如疼痛、乏力、发热等,抑或还有其他疾病的伴随,对症状的出现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对症治疗,使得机体能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
1、避免辐射: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它来源于太阳(紫外线、高能宇宙射线)、人造电磁波、医疗诊疗(包括X 线检查、CT扫描、核医学检查和放射疗法)等多种途径。
首先,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场所,避免靠近核电站、核设施等高辐射区域。
其次,在需要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工作环境中,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面具等,以减少辐射暴露。
最后,尽量避免进行不必要的CT等辐射类检查;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等谨慎进行 CT 等辐射类检查,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不过需明确的是,仅大剂量辐射会增加肿瘤风险,而正常医疗诊断与治疗中的辐射剂量不仅较低,且均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致癌风险极低,对患者的健康益处远大于潜在风险,因此不必因担心辐射而拒绝必要的医疗检查或治疗。
2、远离烟草:不吸烟,停止使用任何形式烟草产品,包括电子烟。同时,远离二手烟、三手烟环境。
3、限制酒精:从预防癌症的角度,最好不要喝酒,包括白酒、啤酒、红酒和黄酒等。饮用任何数量的酒精都会增加癌症风险,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口腔癌、咽喉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但如果不得不饮酒,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荐1天不超过2杯(30g),谨记“小酌即可”。
4、其他:加工肉类(如通过烟熏、腌制或盐腌保存的肉类以及添加了化学防腐剂的肉类)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建议少吃、最好不要吃加工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