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追踪研究证实
单次脐带干细胞输注安全无忧,高剂量组抗炎效果显著且持久,老年人慢性炎症水平未随年龄上升,为干细胞抗衰潜力提供新证据。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因其“抗衰老”、“修复再生”功效而备受关注。然而,关于干细胞长期输注的安全性与疗效,始终缺乏长期的人体研究数据。 最近,国际医学期刊《Regenerative Engineering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了一项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对11名健康志愿者接受一次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输注后的情况,进行了长达5年的追踪评估。 那么,这11人如今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研究数据!
本次研究早在2017-2018年便启动,研究团队招募了4名男性和7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其中5人接受6500万个细胞的低剂量输注,另6人接受1.3亿个细胞的高剂量输注。输注后半年内,所有受试者都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短期安全性得以初步确认。
但问题来了:长期来看,干细胞的输注安全性是否依然可靠?是否会增加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的风险?是否还能持续发挥抗炎和抗衰老效果?
2023年3-4月,研究团队再次召回全部11位受试者,开展了详细的健康检查与临床评估。以下是五年后随访数据的亮点:
①安全性:5年无异常,肿瘤风险排除
五年间,无任何一名受试者出现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包括癌症标志物(如PSA、CA125、AFP等)在内的各项指标均正常,无任何肿瘤迹象。
即使年龄超过60岁的受试者,其肝、肾、心肺等关键器官功能依旧稳定。
可以说,这一结果为干细胞的长期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临床依据。
②高剂量抗炎效果显著持续
高剂量(1.3亿个细胞)组表现出了更显著的长期抗炎作用:
促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甚至在5年后仍显著低于输注前水平。
抗炎因子IL-1Ra则显著升高。这表明干细胞在抑制慢性炎症、维持免疫平衡方面具有持久效应。
相比之下,低剂量组未观察到统计学显著的长期效果,提示剂量越大效果可能越明显。
③干细胞延缓了“炎症性衰老”
老龄化常伴随慢性低级别炎症水平的升高,逐渐影响身体健康。但研究数据显示:
即便年龄超过60岁的受试者,5年后其慢性炎症水平并未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反而处于较低状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抗炎因子IL-1Ra水平明显高于基线水平,甚至与年轻组水平相似,这暗示干细胞或能减缓衰老进程中炎症反应的增加。
真实案例背后的科学解释
干细胞发挥疗效的主要方式并非直接取代受损组织,而是通过旁分泌作用,释放大量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研究团队推测,正是这些物质长期存在于体内,持续发挥着抗炎与组织保护作用。
此外,研究团队特别强调,本研究的目的并非直接证实干细胞疗法的“抗衰老”功效,毕竟样本量有限且缺乏对照组。但长期随访数据的确初步提示了干细胞在抗炎、延缓慢性炎症加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为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5年随访研究所展示的长期安全性和抗炎效果,为干细胞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随着更多、更严谨的研究陆续展开,干细胞疗法或将在多个领域大展拳脚,比如:
退行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症疾病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虽然干细胞疗法还不是灵丹妙药,但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领域未来的进一步突破。
从五年前开始的这项临床研究,为关注干细胞治疗的朋友们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
单次干细胞输注5年安全无忧
高剂量干细胞抗炎效果更突出且长期持续
老年群体的慢性炎症水平未随年龄明显增加,显示了干细胞疗法存在一定的抗衰潜力
我们期待后续更多的大型临床研究能进一步验证和扩展这些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为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支撑。
参考文献:
[1] Chin, S.P. et al., Stem Cells International, 2020.
[2] Chin, S.P. et al., Regenerative Engineering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5.